社會情緒學習從小事開始
並隨著每個童年階段的發展而成長
社會與情緒學習 (SEL) 的五個主要學習目標是
💡自我意識
💡自我管理
💡 社會意識
💡人際關係技巧
💡 負責任的決策
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經常問我,「哪一個最重要?」
我的答案是什麼?它們都很重要,但是它們的優先順序會隨著年齡改變。 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重點。因此,當我們嘗試培養所有五個目標時,重點會隨著時間改變。
當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從感覺開始
對於年幼的孩子,一切都要從了解情緒開始。具體來說:他們能說出自己的感覺嗎?他們能分辨出自己何時傷心、興奮或沮喪嗎?
女兒小的時候,我用圖畫書教她認識情緒。有一天,她驚訝地對我說她很嫉妒一個同學。我非常激動。不是因為她有這種感覺,而是因為她能說出這種感覺。她在情緒讀解方面邁出了一大步。
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看。
有人曾經 「糾正 」我,說嫉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,她和她的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,因為他們是 「富裕的」。(哇)
老實說,這種想法是有害的。將情緒標籤為「壞」並不能幫助孩子接納自己。壓抑或忽略困難的情緒不會讓它們消失。它只是把它們隱藏起來。當我們允許安全地觀察和談論情緒時,才會有真正的成長。情緒意識始於無羞恥地說出感受。
情緒成長並不總是中心舞台,這沒關係
隨著我女兒的情緒意識越來越強,我將她能夠說出和描述自己感受的時刻視為值得慶祝的里程碑。說出我們的感受不是一件小事。這是成長的象徵。
但有一點同樣重要:我們不需要總把情緒當一回事。
情緒存在於社會情境中,並不總是只有我的情緒或你的情緒。這是一種共同的互動。我們不斷在探索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的情緒互動。
有時候,這並不是要我們在當下投入每種感覺。相反,我們需要學習說多少、何時分享、何時停頓。這種意識、辨識情緒表達的時機和強度,是一種更複雜的技巧,需要時間、模擬和反覆練習。
因此,是的,雖然年幼的孩子學會說「我感到嫉妒」是一個勝利,但學習調節何時以及如何談論感受則是更深的一層。這一點不應操之過急。
當情緒高漲時,自我調節很重要
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您的養育方式或孩子的情緒,這沒關係。
當同一位線上評論者批評我時,我沒有反駁。我沒有解釋。我離線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使用了 SEL 的關鍵技能:自我調節。我選擇離開,讓自己冷靜下來,回到一個更積極的空間。這也是我們的孩子需要學習的。尤其是現在的社會。
我在最近一次關於數位生活和欺凌的訪談中分享了這一點。我的研究顯示,情緒調控能力較強的孩子在面對網路虐待時,似乎也有較強的情緒免疫力。我們無法完全保護他們不受惡意評論的影響,但我們可以教導他們,他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。
這不是要假裝網際網路是安全的。而是要建立瀏覽網路的內在力量。
透過日常例行公事建立責任感
在每個年齡層,孩子們都能從學習如何承擔責任中獲益,這包括從錯誤中學習。
有時候,我看到家長跳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,讓他們不受老師期望的影響。例如:
老師布置作業。家長發電子郵件來協商或解釋。在某些情況下,他們甚至要求老師放棄。
但這不是支持。那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。
建立責任感包括日常的小常規,例如寫下提醒事項、自己收拾包包、記住截止日期。
是的,他們會忘記。沒關係。錯過家庭作業或把午餐留在家裡,都會產生自然而有意義的後果。
責任感並非來自說教。責任感是透過一致的期望、信任和經驗而培養出來的。
那麼,最重要的 SEL 技能是什麼?
好吧,五歲的時候,可能是認清了嫉妒。
10 歲時,可能是在輸掉一場比賽後管理挫折感。
十二歲時,可能是為朋友挺身而出。
14 歲時,可能會決定在情緒高漲時登出。
技能轉移,但成長持續。
讓我們培養出能自在面對情緒、能處理不適、即使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也能善良負責任的孩子。
讓我們成為信任這個過程的成年人,一次一小步。